你去过塞罕坝林场吗?
蓝天白云林海翻滚,
宛如一颗绿色明珠。
可50多年前,
这里却是一片荒漠。
经过塞罕坝林场
三代人的努力,
创造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海,
并走出了一条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对 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 作出重要指示指出, 55年来, 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 听从党的召唤, 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 的荒漠沙地上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 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用实际行动诠释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 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大型话剧《塞罕长歌》 以三代塞罕坝建设者 的真实经历为创作依据, 讲述了他们把荒芜的塞罕坝 改造成了绿色的海洋的传奇故事。
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仲呈祥: 目睹着在激越的主题歌声中缓缓映出的字字铿锵的字幕,我发自肺腑地为河北省承德话剧团话剧《塞罕长歌》鼓掌:一出用心用情用功讴歌生态文明建设的好戏。 作家 康式昭 走出剧场,耳边主题歌的旋律长鸣:把爱交给青山,今生无悔无怨;把爱交给绿水,久久为功不变;牢记使命,听从党的召唤;艰苦创业,建设绿色家园。塞罕长歌行,铭刻在生命的年轮间…… 作家 汪守德 人物对话也相当精彩和接地气,非常生活化,地域色彩浓郁,显示出创作者丰厚的生活积累。用纱幕表现白毛风肆虐、遇旱森林轰然倒塌、最后逐渐形成林海等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情景,极强烈地渲染了时代与戏剧氛围;旋转舞台的恰当运用,有效增强了戏剧表现的空间感;而以《我的祖国》这一音乐元素来贯穿,强烈传递出塞罕坝务林人对祖国的浓情与厚意。这一切对强化剧作的思想内涵、艺术魅力和观赏效果,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 薛若琳 从第一代务林人到第二代、第三代务林人,他们无怨无悔,甘愿当时代的“傻子”,终于把塞罕坝建成100多万亩的浩瀚林海,改善了空气质量,挡住了风沙,涵养了水源,为北京、天津构筑了一道坚固的屏障,2016年,塞罕坝林场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的“地球卫士奖”,成就了伟大中国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辉煌篇章。 作家 刘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塞罕坝人以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这两点,感人至深。 两个多小时的演出中,动人的独白、感人的故事把三代务林人的生命历程精彩呈现出来,观众们被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深深打动。 许多单位的党支部把观看该剧作为一次弘扬塞罕坝精神的专题的党建活动,一些原塞罕坝机械林场的退休职工在观剧后,饱含着热泪说:“太震撼了,太感动了,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在塞罕坝创业的情景。” 为将该剧打造成 一部真实表现塞罕坝发展历程、 弘扬塞罕坝精神的精品力作, 把一个个生动、鲜活、 有个性色彩、有血有肉的形象 和他们的生命过程表现出来, 从2016年开始, 创作组数十次到塞罕坝体验生活, 采访三代务林人中的 多位模范、先进个人等。
2018年6月25日, 该剧在石家庄人民会堂首演; 2018年11月13日、14日, 在首都剧场演出两场 …… 截至2019年5月, 话剧《塞罕长歌》已完成 各类演出40场, 得到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 《塞罕长歌》荣誉满墙: 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 示范性演出剧目; “戏剧东城”第二届全国话剧 优秀新剧目展演剧目; 第十一届河北省戏剧节 开幕式演出剧目; 弘扬塞罕坝精神专题演出剧目; 把爱交给青山 今生无悔无怨 把爱交给绿水 久久为功不变 牢记使命 听从党的召唤 艰苦创业 建设绿色家园 塞罕长歌行 铭刻在生命的年轮间……